古校長:英語扎根 台灣才能成海洋國家

台灣面積只有3萬6000平方公里,其中適合居住及農業生產的面積僅佔約30%左右,但卻有2300多萬的人口,成為豐富的人力資源。過去產業經濟模式由農業進入輕、重工業的年代,科技及商業人才的國際交流活動尚未成為主流趨勢。但在同一個時期,國內的高等教育培育許多人才,藉著大量的出國留學及其後風起雲湧的人才回流,將台灣快速轉化成為領先全球的高科技產品輸出國,在電子及半導體產品的製造及輸出等方面,有極高度的國際互動模式。這一波的國際科技人才培育及回流潮,讓台灣自然的以科技產業優勢接軌國際,創造經濟奇蹟。

語言能力關鍵瓶頸

然而,經濟的發展帶來富裕安逸的生活條件後,卻也讓年輕世代開始失去追逐國際歷練的動力;加上政府在全球化的戰略上缺乏全面性的前瞻布局,不僅國際化的人才培育政策無法突破窠臼,政府更無法為產業創造出全球營運的平台。在上一個世紀末,台灣雖曾試圖提出非常宏觀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但在政府國際化的營運機制、能力及人才配合不足情況之下,參雜其他政治因素,這個計畫尚未展開即胎死腹中。而在30年前,製造業開始選擇往同樣語言環境的中國大陸移植,更遲滯了政府在全球布局的思維及作為。

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之後,台灣各種產業的優勢盡失,因此在邁入21世紀之後即呈現經濟發展的停滯現象;歸根究柢,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以至於國際化不足的產業環境及高等人才培育政策,應有極大的檢討改進空間。

上述的產業經濟問題分析中,「英語是否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確實是一個大哉問;但是否能夠讓產業及民眾深切體會其必要性而形成高度共識,以及政府是否能決心全力的規劃推動執行策略,更是這個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個人並非從事英語教學與研究的專業人員,但多年來因為曾經長期擔任大學推動國際學術交流合作的主管,對於國際交流溝通的語言中,認為英語應是大學邁向國際化最重要的載具。

因此對於政府是否應推動以英語做為第二官方語言的看法,始終抱持著正面且支持的態度,在屏東科技大學校長任內,也正式推動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這樣的思維,純粹是從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包括師生在學術及文化上的學習及研究交流等)及全球移動力(包括人才之海外就學、就業、創業等)兩方面的實務面導入,探討政府制訂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的政策必要性。

個人在推動大學國際化的過程及經驗中,深深體會語言能力是政策推動的最關鍵瓶頸。在大學友善國際學術環境的營造上,一般大學教授運用英語的能力較高,配合具體的獎勵誘因下,大多可以成為國際學術交流及全英語教學課程的主力前鋒;但在行政系統的支持上,牽涉的層面較廣,除了囿限於一般行政同仁外語能力的自我提升及展現運用的意願外,行政運作所依據法規的全面雙語化,更是成為大學國際化能否順利推動的關鍵。

培育國際移動人才

行政體系的英語能力提升及建構,端視於政府推動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由上而下」的政策及決心。由大學推動國際化的模式及思維上,台灣未來在產業及經濟的國際布局,應先能培育足夠具有國際移動力的人才,建構友善的接軌國際行政體系。

因此,政府應周詳制訂一個以10年為期的推動計畫,從英語教育的全面向下扎根開始,培育具有英語能力的公民。在行政體系方面,逐步提升公務人員任職的外語基本門檻,並將政府相關法規全面雙語化。在產業經濟方面,培育及提供足夠數量具國際觀及全球移動力的人才,協助國內產業國際市場的開拓,並建構吸引國際產業來台投資的誘因。

如果政府在全球化的布局上能夠建立宏觀致遠的政策,並將英語設定成為第二官方語言,則台灣將成為一個真正的「海洋國家」,在新一波的大航海時代,只要是有海水連接的國度,都將成為台灣青年可以立足的國際場域,這才是政府前瞻思維及政策制訂的最佳願景。

《古校長撰文,原刊登於蘋果日報107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