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中評社報道組)
在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有一所滿目蔥蘢、充滿海風椰影氣息的大學——屏東大學。在校長古源光眼中,屏東大學是一個建構在百年歷史之上的“三歲多的小孩”,校史在台灣的大學中堪稱獨一無二。
屏東大學在2014年8月1日正式由屏東教育大學和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成立,其中屏東教育大學成立於1940年,屏東商業技術學院成立於1991年。這兩所大學在合併前採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教育體制,合併後的屏東大學因此有了高教、師資培育、技職教育三部分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領域變得非常寬廣,畢業之後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與學校的獨特歷史相似,校長古源光的職業生涯橫跨“產、官、學”,經歷之豐富“在台灣找不到第二個”。古源光自述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曾經當過工廠的廠長,28歲就去過丹麥和德國工作,之後發覺產業不是最愛,就轉去教書,後來還擔任過屏東縣的副縣長。
中評智庫青年訪問團日前來到屏東大學美麗的校園中,與古源光校長進行對話,聽他講述這所不一樣的大學中不一樣的教育、他眼中那些活躍在校園中的兩岸三地學子以及在兩岸關係變冷之時依然熱絡的兩岸大學交流。
以下是訪問全文。
中評社:屏東大學位於台灣最南端,台灣很多高校都在面向香港和大陸招生,您認為屏東大學有哪些獨特的優勢能夠吸引大陸和香港學子來求學?台灣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強來吸引他們到台求學?
古源光:屏東大學一半是高中生,一半是高職生。兩所大學合併成立屏東大學之後,學生能夠學習的領域更加廣泛。台灣沒有一所大學有這樣特色。
台灣的高等教育比較注重學術研究領域,而技職教育體系注重務實,學生在大學除了學習理論之外,還要有實際操作的經驗。實作的經驗並不是在學校裡面獲得的,學生在畢業之前一定要去工廠實習,畢業之後才能很快進入職業現場。 台灣的教育部一直不敢放手讓台灣的大學去進行整併,一講到不同體系的大學合併,反對聲浪就很高。台灣的大學中,高中生超過90%的學校,技職生頂多只有10%;反過來如果技職生超過90%,高中生差不多也只有10%,只有屏東大學是一半一半,屛大合併後採用的教學模式,算是台灣高校的一個實驗。
屏東大學科系豐富 各有優勢
大陸大學對屏東大學的特殊教育、幼兒教育最有興趣。特殊教育的對象是兩類極端的人群,一類是特別聰明的資優生,另一類是有學習障礙的學生。重視特殊教育是文明國家象徵,台灣在這方面走得快,我們的大陸合作學校經常會派老師來特殊教育專業做交流。去年五月我們召開了第一次特殊教育高峰論壇,有將近200位大陸高校教授來參加,還有中學以下擔任特殊教育的老師來做學術分享。
屏東大學還有一個特色是幼兒教育或學前教育。幼兒教育是在小孩子還沒有進入正式學制之前,為他們下一個階段進入正式學制做充分準備的教育。過去台灣對幼教師資沒有特別要求,認為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就到幼兒園擔任教師,但現在必須具備幼教教師資格才可以。東南亞的幼稚教育這兩年才起步,經常向我們取經。
我們的教育心理和諮商輔導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專業。台灣的學校最需要這樣的教育人才,屏東大學的諮商輔導部分做的蠻專業的。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是為教育行政體系培養高級教育行政人才的,有很多學生都是當了校長之後來念博士,或者是念了博士之後就去當校長了。
我們的人文社會科學院現在在發展數位內容產業,跟福建的合作非常多,與福建師大、泉州師範學院等學校簽訂了合作協定。電影特效製作、遊戲、數位元內容產業需要美工、文創、藝術、音樂、文字等多科系人才,在我們的人文社科學院中,這些專業齊備,這是我們的優勢。 20年前我到大陸去訪問的時候,就聽到一個詞叫科普,台灣叫科學傳播,目前我們有一個系是專門針對科學教育傳播的,這在我們理學院,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領域。 教小孩子科學不是在教室裡用黑板教,一定要有開放場所,讓他們有機會動手去做,我們叫“幼兒動手學科學”。
另外,資訊學院現在正在發展虛擬實境(VR),涵蓋遊戲娛樂、劇作體驗、虛擬商業等領域。顧客只要坐在家裡戴上眼鏡,就可以虛擬移動至某個百貨公司,看到百貨公司陳列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去到百貨公司就可以點選,通過不同的付款方式來付款。虛擬實境最大的應用,是在電影上,比如迪士尼電影、哈利波特系列,觀眾坐在椅子上就可以體驗到很多場景。高雄有一個高雄軟體園區,有很多國際大廠都進駐其中,這些國際大廠有些是台灣自己的,有些是從國外進來的,有些是做電影後制,有些是做遊戲虛擬體驗設備。高雄有一個智慧科技公司的總經理住在屏東,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現在在做虛擬體感體驗產業,我們請他擔任我們的顧問。這在台灣高校裡面也是相當領先的做法。 現在大陸幼稚園也要教小孩子寫程式,台灣2018年的時候會把教小孩子程式設計正式列入教材,這一塊是屏東大學資訊學院的強項。
屏東大學管理學院熱門的專業是不動產管理,將最先進科技例如虛擬實境應用到行銷管理中,這也是屏東大學積極推動的學科方向。管理學院還開設了企業管理、行銷與流通管理、財務金融管理等專業。
我們的會計系學生還沒有畢業就被定走了。他們在大學四年中,老師會非常嚴格地要求他們取得會計師的執照,所以一畢業馬上就有工作。
兩所學校合併之後的好處就是,高職生進來可以學習高教部分,高中生也可以學習技術職業,學習的領域變得非常寬廣,未來畢業之後他具有的專業非常豐富,有很強的競爭優勢。這三年多來,我們把這一優勢形塑於不同的學科領域。
如果問我屏東大學這五個專業學院要選哪個,我認為如果想學習最先進的資訊科技教育,來屏東大學絕對錯不了。
中評社:除了做交換生,大陸學生和香港學生還有哪些方式能夠來到屏東大學學習?
古源光:陸生通過交換生的方式來到屏東大學是比較常見的方式,比如大陸某所高校與屏東大學結成姐妹校,就可以派交換生來屛大。
港澳和東南亞學生進來是通過另一個管道,在台灣叫做海外僑生聯合招生會。香港、澳門、甚至在中南美洲的學生,可以在海聯會進行登記,很多台灣的大學都通過海聯會招生,系統會按照他們的成績來分發學校。通常台灣的大學都會去做海外教育宣傳,比如香港、澳門有教育展,讓學生認識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學科領域。
僑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不會像台灣的學生那樣用分數一路填下來。香港、澳門和其他地方來的學生,興趣導向很高,通常他們所學的就是他們日後所要從事的行業。僑生對他們未來就業的趨勢是比較清楚的,我常常跟我們本地的學生講,如果你們班上有從僑居地來的學生,或許他的功課比不上你,但是他們回到僑居地之後,同樣花10年時間,可能他們已經當老闆了,你還在當職員。
我們在招收僑生的時候,不管是港澳還是東南亞學生,都會舉出一些成功的學長的例子。
現在屏東大學人數最多的僑生是馬來西亞學生,一年有100到120個,香港澳門有三四十個,這三個地方加起來有150多個,這個數字在台灣不算是最多的,但是以國立大學來說,還是不錯的成績,說明我們可以吸引到僑生。
在我們念書的年代,僑生是保送進來的,在台清交成,大概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僑生。我念台大,覺得自己念書很厲害,僑生比不上我們,但是畢業的僑生回到僑居地之後,成就絕對不會輸給在台灣的學生。
港澳學生對高科技的東西也不太感興趣,他們最喜歡學管理方面的專業,第二受歡迎的是資訊科技類的,只有對教育很有興趣的學生才會去選教育學。
中評社:在屏東大學就讀的大陸學生有什麼特點?
古源光:大陸學生跟本地生又不太一樣,他們會覺得在這邊各方面學習的空間很大。他們來屛大念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專班過來的,這些學生在專業學習上會比較用心,比如我們的音樂系、資訊科學系,陸生都是整班過來的。我們跟福建省簽訂了閩台合作方案,非常受歡迎,很多學生就是沖著閩台專班報考福建當地的大學。因為是三加一的學習方式,專班的同學學習比較專注,也有很大的學習空間,學校以外的學習空間也有很大的自由度。
另外一種是隨班附讀的學生。這些學生更有機會跟本地生互動,我常常跟陸生講,要利用這個機會,對彼此認識地更深。通過半年或者一年學習的機會,未來可以變成非常好的朋友,將來就變成終身的朋友,這是兩岸互動非常重要的機會。陸生共同的結論就是台灣的老師在專業的部分非常深入、投入,專業的深度和廣度都夠,跟學生的互動更多,講授的課程跟他們在大陸上課的時候不太一樣。對這一點我們也很驕傲。
中評社:在您的履歷中,我們注意到您從事教育工作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時間,您認為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台灣年輕人有哪些新特點?
古源光:我們那個年代要進到大學念書非常不容易,要經過非常激烈的競爭,現在台灣學生只要想念大學就有大學可以念,當然你要念好的大學,還是功課要好。過去我們念書方向非常清楚,努力讀書,將來到美國拿個博士就可以到大學當教授,當教授是蠻受到社會肯定的職業。
我們念書時會把自己限縮到比較窄的範圍內,在這個範圍裡面,全力去讀書,把專業念好。現在的學生能夠吸收學習的領域更大,因為現在的資訊科技網路媒體那麼發達,學生所學的東西不一定是在教室裡學到的。
我們現在是反轉教學的模式,提倡學校不是學習的地方,而是思考、解決問題的地方。我們把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放到網路上,學生可以在家學習,學完了之後回到教室就要跟大家討論。現在的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習的領域、學習的方式、學習的成效可能會出現兩極化,程度好的學生能夠吸收很多東西,對讀書不是那麼熱衷的,以前上課他還可以睡覺,但是現在進到教室就要討論、交換意見,是完全不一樣的學習的場域,這是年青一代面臨的問題。真正適合念大學的學生,能夠適應這樣的方式,他在大學學習的過程中,是被刺激、被鼓勵起來的,專業是靠著自我學習得來的,他會更加自信和專業。
中評社:這一代台灣年輕人面臨哪些新挑戰?應該如何應對?
古源光:台灣年輕人面臨最大的挑戰是空有一身功夫。不同層次年輕人,就業市場會非常不一樣。科技類的產業在台灣具有競爭力,這個產業的進入門檻非常高,但未來這些產業不見得會在台灣,可能外移到大陸、東南亞,甚至在美國設廠。對於台灣的廠商來講,需要台灣人才跟著產業外移。
台灣人其實不太願意離開台灣,我跟我的學生講,一定要具有國際移動的能力,有決心到不同的國家工作。歐盟在二三十年前已經在推這個理念,從學生念大學的時候開始,就鼓勵他們到不同的國家去,歐盟不同國家的大學課程的認證是相通的,在這個大學念書,可以在多個大學修很多學分。這樣的好處就是在學生還沒有進入職場的時候,已經認識了不同國家,包括專業、文化、語言、政治、市場等各個方面,當然這就是國際移動能力的體現。
過去我們念書的時候,是“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現在年輕人認為台灣的博士課程品質也很高,不需要到美國或其他國家去念,但是不去國外的話,就缺少了一個國際視野,缺了一個國際移動的能力。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我們比較擔心的是他們的父母親對他們不放手,覺得他們很寶貝,不捨得他們跑到國外去,這樣年青一代在面對國際競爭的時候,是不能應對的。
我的很多學生也到大陸就業,但比例不是太高。每年新生進來的時候,我都會對家長講,要對孩子放手,讓他們出去,不管是到大陸交流,還是去做國際交流。學校推動國際化的政策,是為了讓老師和學生知道國際化的重要性,讓他們在念大學的時候就能夠拓展他們的視野。
我在自己小孩子的教育上,也是希望他們能夠出去。我有三個女兒,老大老二都是在台灣念書,她們在念中學及大學時也分別到國外交換學習,現在分別是秘書、醫生。只有老三一個人跑到了英國、法國、荷蘭,她申請了歐盟(EU)的獎學金念碩士,利用在歐洲念書的機會把歐洲跑遍了。她把我的觀念做了實踐,她的語言好、心態好、專業好,確實是有國際移動的能力,一個小女生敢這樣獨自闖天下,我都覺得很佩服。
台灣的就業市場是有限的,但是世界是很大的。我們的大學就是要培育有國際移動能力的人才。
中評社:屏東大學與國內很多學校都結成了姐妹校,您也曾經多次到大陸的學校參觀訪問,您如何評價台灣高校與內地高校之間的交流,有何建議?去年520之後,兩岸關係發生變化,在您的觀察中,這一變化是否給兩岸高校之間的交流帶來影響?
古源光:我是一個比較樂觀、持開放態度的校長,如果兩岸一直不交流才糟糕。過去十幾年前,開放陸生入台的時候,很多人很反對,問陸生進來的話是不是會有什麼問題?或者有大陸教授來台灣做交流,會不會對我們自己造成什麼問題?
兩岸長期資訊交流不透徹,才會有這樣的憂慮,那個時候我就說要讓更多的大陸學生和學者來台灣,他們或許可以看到台灣有哪些好的地方能夠讓大陸學習借鑒。如果他們覺得我們這裡不夠好,他們也不會來了。我希望讓他們看到這邊的好,讓他們把這邊的好告訴他們的老師和同學們,也把這邊不好的地方告訴我們,讓我們改善進步,這樣才是一個正向的交流。
去年520之後,很多學校的大陸交換生都減少了。我們也受到了小小的影響,比如雲南以及其他內地省份把所有學生都擋了下來,沿海省份在兩岸學生交流的部分沒有那麼多限制,基本上還是比較平順的。
如果有比較多的大陸高中生能夠用高考成績申請台灣的大學,可能會比較不一樣。台灣有一個陸生招生聯合會,是很開放的。過去在馬英九時期,每年開放2000個名額給大陸高中生申請來台就讀大學,但這些名額從來沒有被用滿,最多是六七百個。2016年9月要開學的時候,陸生數量還下降了,下降的原因是兩岸的緊張情勢讓學生不願意進來,或者學生想來但是沒有拿到大陸那邊的入台許可。
如果台灣有發入學錄取通知的話,陸生要來台灣入境沒有太多問題,但是在大陸要經過台辦同意,才能夠申請到台。我們希望這部分空間能開放,讓想要到台灣念書的學生在經過大陸的高考、成績達到一定水準和程度之後,能有更多選擇。
2000人這個額度一直沒有用滿,我們一直在跟大陸當局爭取這個額度。這個額度是不是還可以再討論,政策還可以更加開放,讓兩岸年輕人多一些交流的機會,這對未來不是什麼壞事。 台灣的3+1現在還不能去大陸,因為台灣的教育部現在只承認985、211學校的學分。有很多台灣的學生會去985、211的大學做交換生,取得的學分也可以抵消很多課程,四年還是可以畢業的。如果是讀研究所,我們鼓勵用一加一的方式,就是在台灣修完該修的課程,然後去大陸做研究。這是現在正在推動的,但是目前還沒有太多例子。博士班甚至可以做到2加2,台灣的學生在台灣的大學必須把學分都修完,然後到大陸去做研究,這叫異地研究,是可以執行的方案,基本上政府干涉不到。我們也歡迎大陸的研究生採用這種方式來台研究交流。
中評社:您在今年開學典禮上對大學新鮮人的講話中提到台灣年輕人“未來的就業市場不在台灣,而是在中國大陸或新興的東南亞國協”。
古源光:台灣大部分居民的祖先都是從中國大陸過來的,三四百年前就不斷從原來的福建、廣東等往外移,基本上沿海一帶的人都是具有冒險精神的人,金門有很多華僑也跑到新加坡、文萊,現在住在台灣的這一代華人沒有理由說他不敢走出去。在航海設備很差的時候先人們就敢冒險走出去,現在條件這麼好為什麼還不走出去?
我鼓勵我的學生們要有國際化的意識,台灣四面八方都被海水包圍著,只要海水連結到的地方,年輕人都可以去。台灣未來如果要做製造業的基地,其實資源相當有限。台灣要變成一個設計中心,把所有研發的工作放在台灣,製造的部分隨著產業外移到其他地方。
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我希望台灣的年輕人要逐海水而征。在我的教育理念中,我希望我們的學生具有這樣的能力。
中評社:大陸近期也出了一些舉措,便利台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您如何評價這些舉措?
古源光:我覺得那些政策很好。過去在廣州、上海,提供給年輕人很多創業基地,也吸引了一些台灣的年輕學生去落實他們的想法。台灣也有這樣的孵化中心,但基本上年輕人在台灣要拿到資金(VC)沒有那麼容易,除非家裡有錢,或者創意具有商業性,否則台灣在創業投資這部分,審核會比大陸更加嚴格。大陸提供的環境是只要有創意,有百分之五十可行的時候,就願意接受你。北京上海都有這樣的創業平台,讓年輕人能夠進入,我們的學生在那些基地拿到資源的機會比台灣還要高。目前我知道的這些創業基地剛運作了四五年,真正的成效還有待觀察。曾經到中國大陸學校做過交流的台灣學生,可能意願會更高一些。
中評社:您如何評價兩岸融合發展意義、作用?
古源光:融合發展應該從平常出發,讓年輕人多一些機會交流,應該是水到渠成的工作,這樣的政策很好,關鍵是怎麼讓年輕人更多機會去做交流,交流越多,認識就越多,媒合的機會就越多。
年輕人這一代如果彼此都認識的話,兩岸未來也會是正向的發展。畢竟每一個世代都在交替,每一個世代都會下台,未來在兩邊主政的都是年輕人,如果年輕人沒有彼此認識而是彼此對立,或者因為對彼此的不瞭解,因為某個事件產生誤解,對兩岸的未來也是不利的。
青年交流越多,兩岸就會越正向地去發展。如果我們兩個人不交流、不認識,我們就會保持一定的距離,當我們開始交流,距離就越來越小,認知差距就會減小。台灣的行政院長基本上也是鼓勵台灣要好好跟中國做朋友,大陸領導人也要鼓勵年輕人到台灣來,大家做朋友。如果大家都能做朋友,對兩岸未來往好的方向發展是比較有幫助的。 中評社:在兩岸目前的狀況下,您認為青年在兩岸未來交流中可以發揮什麼作用?您對兩岸青年交流有何建議?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所長李銘義:古源光校長經常到大陸去參加會議,屏東大學從校長到老師,都是鼓勵和支持兩岸年輕人做交流的,校長自己也帶團簽訂姐妹校,數量之多在南部的國立學校是第一名。
古源光:如果兩岸青年交流在過去不是這樣在做交流的話,兩岸的現在情況會更加緊張;如果過去沒有台商進到大陸投資,以及科技人才、學生進入大陸,兩岸之間可能就會像南北朝鮮那樣緊張對立。大學扮演的角色是讓下一代的年輕人有更加寬廣的視野,包容不同意見,在政治上、專業上,年輕人要相互包容和學習。如果兩岸年輕人現在就有這樣的交流,未來怎麼會有不好的結局呢? 我們再過一段時間都要受到年齡的限制而從現在的崗位上退下來,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儘量為下一代去做,讓下一代年輕人彼此之間有更好的瞭解和相互合作。
中評社:古校長在台灣是做產學結合最成功的的校長,您做的產學結合為什麼會那麼成功?近幾年來台灣的產學合作幾乎沒有什麼成效,未來應該怎麼做?
古源光: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產學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比較先進的國家對老師的發明是非常支持和鼓勵的。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康奈爾大學就有自己的校辦企業,就像一個創業基地,開設工廠,教授可以自己做董事。台灣也要給大學教授開放這樣的機會,不能只給教授一點點技術轉移金,而是讓他們能夠參與到企業長期的營運當中。我們的產學合作那麼成功,是因為我們的教授拿了技術轉移金之後,也繼續指導、協助這個公司做產品的改進。
我的東南亞學生回到自己的國家當大學教授,可以自己開公司當老闆,但台灣國立大學的教授視同公務人員,不能當老闆。未來台灣的產學合作會很多,我們現在要求老師每6年要到產業中去體驗實踐,我們已經有老師去了,假以時日會更符合業界的期待。
我在高教的職場裡面待得也夠長了,自己學校要怎麼去做,校長要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要有同仁的支持。台灣的教授自己能夠獨當一面,但是也是最難搞的一群人,他們很自主,自由度很高,大學的領導人必須發揮智慧,思考怎麼去融合。
http://hk.crntt.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0&docid=104884309&page=1